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病程长,易复发,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内在的因素和外在因素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长期弯腰用力不当、过度用力,姿势或体位不正确等。本文通过对好发人群的分析,旨在探讨随着现代化生活节奏加快,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健康因素。目的是为该类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寻求理论依据,从而提高这类人群的生活质量。
本病与城市现代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脑力劳动者长期处于坐位,姿势变化少,从而造成该类病人发病率上升有关,主要包括公务员、教师、医务人员等。人如果长时间的固定某个姿势不变,致使受压椎间盘不能恢复到正常形态。椎间盘中的液体缺失使其越来越薄,外缘变得脆弱。这是渐进效应。正是这种退化使椎间盘容易破裂,迫使髓核脱出,压迫神经或韧带引起疼痛。”间盘发病率不同。
患者职业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数有一定相关性。在社会人口中,农民、工人的人数最多,从事的体力劳动也最繁重,腰椎间盘负荷大,容易导致损伤,因此其发病比例高是必然的。
近年来本病的年轻化趋势令人担忧,与成人不同,20岁以下的青少年椎间盘尚未开始退变,因此,外伤成了造成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原因。腰椎在轻度负荷并快速旋转时,间盘纤维环最易造成破坏,青少年患者多由不适当的体育活动直接造成。
对于有一定驾龄的司机朋友来说,腰腿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而中青年司机腰腿痛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有人戏称人到中年业绩不突出,腰椎间盘突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超重和肥胖在我国有流行的趋势。注意控制体重,维持适宜的体重指数,可能是预防或减缓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重要内容。虽然干部在总人口中只占少数,但是在患者中却占有很高的比例。这可能是由于干部职业基本是长期坐位工作者较多,且活动少又易导致肥胖,增加了腰椎间盘的负荷,诱发了椎间盘的突出。坐位时腰椎前凸角度变小,纤维环前部高度减少,使间盘内压力增加。
运动员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因长期负荷过度,致使多次微细损伤,或急性损伤后治疗不彻底,使腰部肌群筋膜处于过度牵拉状态,力量下降,保护韧带和椎间小关节作用减弱,引起脊柱退行性变化和损伤。它对运动员的损害是巨大的,直接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甚至可导致运动生命的终结。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个难题,使运动员摆脱疾病痛苦,重返赛场,创造佳绩,是我们医务人员应该考虑的问题。
综上所述,由于先天与后天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影响相互改变的,人类的生活历程是在与自然界的不断对话中进化的。我们自身的力学结构在设计上的缺陷,通过漫长的自然选择不断完善,然而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又使人体的某些力学结构向着退化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医务人员帮助这类人群,恢复他们失衡的力学结构。
责任编辑:诗棋
真正治好病人的不是冷冰冰的医疗器械,而是医生的医术、爱心、责任心。
对病人认真负责就是好的医德,绝不让患者多花一分钱多受一点苦。
对每一位患者都细致入微,让患者能放心治疗、愉悦就医、康复出院。